劣质免烧砖致1死6伤 危及全国建筑市场

华金盛保温材料厂家
将免烧砖这一显得很专业的名称定为本刊封面调查的关键词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今夏本刊记者在山东荷泽看到了一个颇为壮观的“景观”:一个村为了烧砖竟然挖出了一个占地3000亩的人工湖来。后从有关部门了解到,随着国家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有关政策的实施,如此野蛮挖毁良田的行为,将与使用了2000多年的秦砖汉瓦一道退出历史舞台。

  如此看来,目前在全国兴起免烧砖投资热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仅其具有的节能性(免烧当然节能了)、环保性(利用工业废渣无疑环保)而言,就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然而,其后发生在郑州因免烧砖质量不过关,而酿成的一起1死6伤的房屋坍塌事故,促使我们重新锁定免烧砖这一离我们生活似乎很远的名词。

  小小砖头涉及千家万户住房安全。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本刊决定派记者对免烧转生产的诸个环节进行调查采访。调查结果着实令人担忧:砖机设备生产商纷纷打出“发明创造”的旗号误导市场;免烧转生产者则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偷工减料,致使 “免烧砖”成了“怕摔砖”。

  事实上,国家对墙体材料革新十分重视,地方政府大都设有专门的机构――“墙改办”来负责这一事务及是例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对免烧砖的市场准入关也把得比较严。然而,一些劣质的免烧砖还是绕过了监管者的视线流入城乡建设市场,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千间广厦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促使人们对方兴未艾的免烧砖投资热进行一番冷静思考是本期封面调查的立意之本。

  ◎选题策划 姚延敏 采写 本刊记者 辛国奇

  事故:1死6伤祸起免烧砖

  2006年8月底,郑州市高新区沟赵乡赵村一正在施工的房屋突然坍塌,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

  据了解,事发现场为一座青色免烧砖搭建的楼房。该房屋刚刚盖到4层,房子东侧突然倒塌,当时脚手架和掉下来摔碎的预制板混杂在一起,直接压在7名正在施工的农民身上。

  据该村一目击者称,当时他与另一位村民正在距该楼20多米远的地方说话,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回头发现楼房内腾起一股尘烟。接着,他就听到呼叫:“有人砸住了,快救人啊!”怕楼房再次倒塌,有人赶紧拨打“110”和“120”急救。几名胆大的村民冲进楼内,发现7名受伤的农民工,他们七手八脚地将1人救出抬到空地上,另有6人因被压得太深一时无法营救。

  据出警的郑州市高新区消防大队相关人士介绍,由于事故现场从高层坍塌的预制板和钢架等建筑物品太多,且都是钢筋相连,营救的人手不够,他们用切割机割开了手推车和预制板。手推车被消防战士和几名群众拉了出来。这时发现有一民工被困在混凝土砂浆下,消防战士只好用手往外扒混凝土。大约10分钟后,满身水泥的被困者终于从混凝土下被抬出来,“120”急救人员检查后称其已经死亡。

  据了解,当时的6名伤者中,有3人伤势较重:王纲纪腰椎压缩性骨折、王国福胸椎骨折、闫振营肋骨骨折;另两人伤势较轻,一人伤势轻微。

  幸存者王纲纪告诉记者,当日上午比平时开工要晚两个小时。9时许,他与另外6名工友正在楼顶进行封顶施工,其中包括自己的外甥小刘和正在建房者的亲戚。听说自己的外甥当场死亡,王纲纪捂住了头,眼泪掉了下来。

  记者了解到,这几名施工者均为附近村子的村民,其中还有一位是正在建房的村民的亲戚。事故发生后,建房的村民除支付了伤者医疗费外,还赔付了死者家属5000元。

  一位幸存者告诉记者,那天上午开工时没发现什么异常现象。“谁会想到正在盖的楼房会倒塌呢?我当了这么多年瓦工,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据赵村村主任反映,这座倒塌的楼房墙体全部用免烧砖建造。 “因为免烧砖相对便宜,所以近年来很多村民都用这种俗称‘蓝砖’的免烧砖来建房。”这位村主任说,这种事故以前在邻村也发生过。前一阵邻村一农户用附近免烧砖厂生产的“蓝砖”建房,墙垒到一人高时突然倒塌,所以该村再也没有人买“蓝砖”了。

  趋势:保护土地告别秦砖汉瓦

  赵村的村民为什么要选择免烧砖盖房呢?难道仅仅因为便宜吗?为什么他们不选择传统的建筑材料呢?

  提起传统建材,人们马上就能想到秦砖汉瓦一词。

  实际上,我国在秦朝以前就已经大量使用黏土砖。2004年10月11日,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所在的凤凰山南麓的西周贵族墓群考古发掘现场,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空心砖、条砖和板瓦。

  这一发现,表明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建筑就已经开始用砖用瓦,从而将我国建筑材料用砖历史推前了800余年。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秦砖汉瓦现被称为实心黏土砖,长期以来在我国被大量地生产和使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防御北方匈奴入侵,动用数十万劳力修缮长6000余公里的万里长城,构造了在全世界范围内以实心黏土砖为原料的最为经典的建筑。

  然而,实心黏土砖的烧制却是以损毁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

标签: 建筑